循環經濟是什麼?荷蘭實際參訪!經典案例分享

循環經濟(CIRCULAR ECONOMY),是我在荷蘭唸書期間很常接觸到的詞,不管是課程內容CSR還是課外活動。原本對他一無所知,自從了解後就深深著迷了💚

 在面對全世界有限資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,循環經濟可是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!就連蔡總統曾在就職演說上,宣示將帶領臺灣走向循環經濟,改變使用自然資源的方式~

那麼循環經濟到底是什麼吸引著全世界共襄盛舉呢?我們一起往下看吧:)

什麼是循環經濟?

在談循環經濟之前,我們先來想想,生活週遭的各式物品他們的生命週期是如何?
不外乎就是 取得->製造->丟棄,對吧XD

線性經濟。圖片來源:ecocycle

這種直線式 將商品從搖籃到墳墓的發展方式,稱作線性經濟。

然而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,這種線性方式會造成地球資源逐漸地耗盡,還有造成地球暖化及生態破壞。(看看近年來的各式天災,日本超級颶風哈吉貝、美國加州野火還有澳洲森林大火QQ 你我應該都不陌生)

▪︎ 延伸閱讀:好評推薦4大氣候變遷電影!不只⟪明天過後⟫透過電影一窺氣候變遷!

因此循環經濟的概念,在1989年由英國環境經濟學家David W. PearceR. Kerry Turner提出。他們想改變線性經濟!重新建構一套「從搖籃到搖籃」的新經濟模式。

循環經濟認為透過物質不斷地循環再利用,形成「資源、產品、再生資源」的循環,使整個系統產生極少的廢棄。

來源:綠色和平

循環經濟相信: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,沒有真正的廢棄物!而傳統的線性經濟,會造成資源的衰竭。

循環經濟荷蘭參訪

分享我之前在荷蘭留學MBA時的課程參訪~

Blue City 位在荷蘭鹿特丹,之前是廢棄游泳池的所在地。現在是新創的孕育場所,大家致力於循環經濟!

blue city 循環經濟

一到會議室,他們提供 ☆聖誕樹茶☆ (沒錯! 就是那個 Christmas tree) 它的味道很像氣泡水蠻清新的:)

p.s 在歐洲聖誕節他們是買真的聖誕樹放在家佈置,但過了就丟棄了,所以一堆剩餘的聖誕樹。

導覽正式開始!

循環經濟新創

這面牆說著他們的合作夥伴 & 進駐團隊。這裡的團隊彼此互相合作,一個團隊的產出,成為另一個團隊的輸入!

因為這裡,“不存在浪費”、“沒有廢物這件事”。

這個是辦公室區域,前身是Dance Club!看到的每個窗戶,都是來自廢棄回收再利用:)

下方中間那張桌子,是利用廢棄船的甲板,加工賦予新的功能。
(同學們都很認真聆聽!!!)

循環經濟木桌

進駐這裡的團隊專門研發環境友善產品!例如:用不要的芒果製成的皮革、取代一次性塑膠的包裝 (它可被分解也能被魚吃下肚) 等等。

更多關於可食下肚的塑膠包裝請點 → Link

循環經濟7大商業模式

循環經濟的本意很美好,也能驅使大家往這個方向前進!
而好的理念需要有能支撐的商業模式,才能永續的經營下去讓更多人知道:)

「成功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」,不只能讓企業獲利,更能同時實現資源妥善利用、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。

由歐盟Horizon 2020研究暨創新計畫支持,Carbon Trust執行的「R2π-線性到循環計畫」,提出了一個較為兼顧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理想模式,檢視歐盟從線性經濟到循環經濟的過渡期中,如何執行一個可以操作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。

source: Carbon Trust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一:Access(產品共享)

透過產品共享的方式,減少產品浪費,代表案例如Ubike、Uber、Airbnb等。產品在其壽命期間之內,被不同終端使用者(End Users) 使用多次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二:Performance(產品服務化)

從一次性買斷的商品,轉變為服務性質,也就是「以租代買」模式。供應商保有商品的所有權,使用者則以「效能」或「使用量」為單位付款。代表案例如iRent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三:Re-condition(修復及翻新)

在產品生命週期尚未結束卻面臨淘汰時,由原有供應商或第三方業者負責整修產品,重新賦予產品價值,包含:修理(修正故障或毀損,並將產品恢復其原有功能)、翻新(將產品進行外觀翻新),代表案例為二手車、二手電器、二手家具等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四:Re-make(再製造)

避免商品進入淘汰或報廢的程序,進而啟動新的產品循環,由製造商啟動一系列重製程序,使其恢復至全新或更佳的功能,並內含保固承諾,代表案例為Google伺服器報廢後零件重組、Canon回收印表機再製等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五:Co-product recovery(副產品及產業共生)

產品在產業價值鏈上的位置產生改變,從一個工序或價值鏈的廢棄物或副產物,轉成另一個工序或價值鏈的投入,例如高雄臨海循環工業園區內的企業,就是透過交換生產過程中多餘的資源,減少原料及能源的浪費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六:Circular sourcing(再生料替代原生料)

使用回收原料或是可再生原料,取代由自然資源中提取初級原料,從源頭解決資源缺乏的問題,例如adidas透過遠東新世紀的回收技術,將海洋廢棄物再製成運動鞋販售。

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七:Resource recovery(資源再生與回復)

簡單來說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,回收壽命結束的原料或產品,並作為另一個價值鏈的投入。主要可以分成以下3種循環:

  • 封閉式循環:物料在產品壽命終結時被回收,並被再使用於相同的價值鏈。特色是維持原料的完整性,讓原料多次循環甚至無限再生,有效減少資源浪費,常見案例為貴金屬回收。 
  • 向下循環:產品壽命結束後,將可再生原料應用在價值較低的產品中,稱為向下循環,例如將生產鋼鐵產生的爐渣用於鋪設道路。 
  • 向上循環:壽命結束的原料或產品被用於投入生產另一個更高價值產品,稱為向上循環,例如,Nike曾將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世界杯足球衣。

循環經濟案例分享

循環經濟相信: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,沒有真正的廢棄物。

舉個例子讓大家更容易了解,英國公司 Ananas Anam Ltd. 利用丟棄的鳳梨葉子製成耐用纖維來取代動物皮革取名為Piñatex。不僅僅降低對環境污染的影響 還創造出新的價值。

你們還知道或聽說其他的例子嗎? 歡迎留言交流唷:)

▪︎ 延伸閱讀:咖啡渣不要急著丟!6個實用妙招分享

美好未來,需要大家一同努力!

雖然很難一次到位,但先從想法改變開始吧:)相信之後所有的產品都會逐漸地走向循環經濟的~對於商品及原物料的選擇 也都會趨向於環境友善、永續思維!期待 期待^^

▪︎ 延伸閱讀:9大熱門二手市集大集合!給舊物創造一個新生命吧

簡單森活 | Nelly
簡單森活 | Nelly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